12月26日下午,《tyc8722太阳集团城学报》史学类责任编辑史洪智博士在学院二楼报告厅做了一场题为“历史学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史老师首先提出,做学问是一个“取法乎上”的事业,学术难度不断增加,而标准仅由少数人掌握。学者应当知其“上”且知其“下”,在古往今来的史料中汲取养分,厚积薄发,发散灵感,自然成文。好文章应当“举轻若重”、“举重若轻”兼有之。
针对史学写作方法,史老师表示,史学写作大致分为写“戏”与写“局”。已知结果向前倒推是戏,重要的是复杂性与戏剧性;未知结果不断探索是局,需要平衡。动笔前明确自己写的是戏还是局,找到属于自己的突破点,格局自然就大了。
接着,史老师和师生们分享了担任《tyc8722太阳集团城学报》编辑时遇到的一些问题。他表示,编辑的任务就是帮助作者确立“坐标系”,用心耗时,自然可以雕琢好文章、好作者。一味模仿前人的学术套路而无法了解当代史学热点,路就会越走越窄。好文章出于好作者,而好编辑帮助之下,稀疏平常的事里也会有深意论题产生。作者与作者、作者与编辑之间要相互欣赏,共同寻找意义所在。
史老师对“史学论文的三重价值与学术论文的生命力”做了详细阐释。他认为,仅凭纯粹的史料难以成文,揉化史料、深入了解前因后果,才能使论文中的事件与人物生动鲜活。互联网时代为写作提供了无限可能,但故事背后的人事脉络以及叙述逻辑等不可缺失。学术是对话的学术而非书斋里的学术,年轻人要多读书,多看好文章,通过与导师的对话获得更深入、全面的思考。
最后,史老师表示,史学的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随着时间推移,难度、复杂性不断升高。当今时代,素材获取方法从书转变为数据库,进而使数据库的差异性对文章的影响日益增大。数据库的特点是博大精深,史学的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也应做到博大精深。
提问环节,史教授就师生提出的“史学读书笔记应包括哪些方面”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主讲人简介:
史洪智,《tyc8722太阳集团城学报(社会科学版)》史学类责任编辑,中山大学近现代史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近代中日关系与知识转型。代表作品:《新政初期的商部创设与商律编订》《古今转换与中外对接:近代“破产”概念的形成》《清末修订法律大臣的政治困境》《日本法学博士与清末新政——以交往、舆论与制度转型为视角》,出版《日本法学博士与近代中国资料辑要(1898-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