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樊志民应邀在tyc8722太阳集团城做题为《中国半农半牧区的农牧中介关系研究》的讲座。本场讲座由tyc8722太阳集团城副院长闵祥鹏教授主持,tyc8722太阳集团城齐德舜教授、谢佳芮博士作为与谈人参加讲座。
樊志民教授指出,过去我们在看待中国的半农半牧区时,更关注它在产业结构和历史文化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而,实际上,半农半牧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发挥着相当正面的作用。一方面,从国家构建的角度看,不同农业类型之间的交往与冲突,是由血缘向地缘、部落向邦国发展的重要外在原因,而半农半牧区的存在缓解了农牧文化之间尖锐的对立,避免了刚性的冲突,实现了柔性的对接,有助于促进早期文明向国家形态的过渡;另一方面,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半农半牧区形成了复合且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得农业的粮食安全保障作用同牧业的商品性生产作用相得益彰,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总之,半农半牧区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闵祥鹏教授、齐德舜教授和谢佳芮博士一致高度赞扬了樊志民教授对中国半农半牧区研究的学术价值。在本场讲座中,樊志民教授采取宏观的研究视角,兼顾农牧文化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并综合运用地理学和历史学的知识,提出半农半牧区对“内亚”边疆的“华夏化”的转变的作用,改变了我们对半农半牧区的传统认知。此外,樊志民教授还对比了世界各地和中国的半农半牧区,将全球史的研究视角引入到对中国半农半牧区的研究中。他指出,虽然东欧国家及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北部、中亚和西亚、南北美洲之间等地区也存在着半农半牧区,但中国的半农半牧区却是世界上最具典型意义的半农半牧地带。此理论为解释中国国家建构与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新的角度。
本场讲座针对中国的半农半牧区问题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视角独特,启发性很强,促进了在场师生对农牧关系、国家构建乃至宏观史研究的思考。